第八站 叩拜生命树上的救世主
大斋期的征程已经走了一半,我们今天来到大斋期的第三个主日。
这个主日是以耶稣基督的十字圣架为主题,但却不是围绕着基督的受难,而是胜利的喜悦。这是教会对我们灵性征程的体贴。
一方面,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因斋戒而渐渐疲倦,基督得胜的信息是我们的帮助和鼓励。另一方面,我们已经到达了灵性高峰的半山腰,远远地已经可以望见那光辉的顶峰,庆祝基督得胜的复活节已经指日可待了。
耶稣基督说:“若有人要跟从我,就当舍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,来跟从我。”(《马可福音》8:34)
每年的大斋期,都是我们将这条诫命付诸于行动,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的一次演练。
但是,如果没有基督的十字架,我们无论承担什么样的辛苦,都将是徒劳无功的。正是因为基督背起了他的十字架,我们才得以背起自己的十字架,跟从他。
所有的十字架,所有的苦难,都因为基督的十字架,因为基督的苦难,而变得有意义,变得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灵魂的提升。
基督的十字架,是我们得救的利器。东正教的神学,经常把十字架称作是一棵树,这不仅仅是因为,它的形状像一棵树,有主干,有枝条,更是因为十字架这个树,与旧约事件的呼应关系。
四世纪的教父金口约翰(John Chrysostom)说:魔鬼借着一棵树击败了亚当,基督也借着一棵树颠覆了地府;一棵树窃取了赤身的俘虏,另一棵树彰显了赤身的胜者。金口约翰这两个对比,所说的第一棵树,都是伊甸园里的分辨善恶树,而第二棵树,则是基督的十字架。
具备了这样的对十字架的理解,我们才能明白这个主日的圣歌:
“彼拉多在髑髅地,竖起了三个十字架,两个给强盗,一个给生命的赐予者。望着他,地府俯身哀号:’我的臣属、我的权势啊!这将铁钉砸进我心的是谁?一支木矛突然将我刺透,我被撕碎了。由外向内,我遭受着折磨;剧痛占据了我的肚腹和我的感官。我的灵颤抖,我被迫吐出亚当和他的后裔。一棵树将他们带入了我的统治,但是现在,十架之树将他们带回了乐园。’”
在伊甸园里面,上帝为人类栽种了生命树。在大斋期中间,教父们为我们栽种了十架之树。这不仅是为了提醒我们,亚当曾经拥有的幸福,也是为了鼓励我们来汲取生命树的奥秘。
通往生命树的道路,原来是对我们关闭的,有“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”(《创世记》3:24)把守。耶稣基督在十架之树上,向我们张开双臂,为我们敞开了通往生命树的道路。
耶稣不是说他就是道路吗?(《约翰福音》14:6)通过他,我们来到他的十字架,来到那棵等待我们已久的生命树。
有些朋友喜欢讨论,如果耶稣没有生活在那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,没有遇到十字架这种刑具,基督教是不是就会用一种别的刑具作为标志了。
分析到这里,估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,十字架的预表在旧约里就已经出现。耶稣基督来到世间,在那个特定的时代,在那个特定的地点,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什么历史的偶然。
在这个主日的向晨课(Matins),我们要举行礼敬十字架的仪式。因此,这个主日就叫作“礼敬圣十架主日”。
向晨课,也可以叫晨祷,是教会在早晨举行的集体祈祷,是每天按时刻举行的祈祷仪式之一。
在向晨课接近尾声的时候,司祭将鲜花簇拥下的十字架高举过头顶,随着烛光和燃起的香气,庄重地将十字架抬出至圣所,摆放在教堂中央预备好的专门的桌台上,向十字架献香、叩拜。全体会众也都跟着叩拜。
在礼敬中,我们应当扪心自问:当我们去亲吻教堂中央的十字架时,我们献上的,是犹大的背叛之吻,是故作虔诚的伪善之吻,还是从悔改的灵魂涌出的崇敬之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