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站 高傲者取辱 谦卑者受荣
咱们上回说到,大斋预备期的第一个灵修主题是“愿望”,得救的愿望,亲近上帝的愿望,悔改的愿望。这也可以说,是迈向基督荣耀的复活的第一级属灵台阶。
大斋期开始前的第四个主日,也就是大斋预备期的第二个主日,是税吏与法利赛人主日。
东正教会在这个主日的前夜,也就是星期六的晚祷(Vespers)时,开始使用《大斋期礼典》(The Lenten Triodion)。这是大斋期特有的一套礼文,这些礼文也会被加到主日的圣礼中,为我们在大斋期的灵性征程提供坐标。
礼文在这里为我们指出了灵修的第二级台阶——谦和。
我们也常听到“谦卑”这个词,说的是同一个美德,只是带有下级向上级的意思。
在税吏与法利赛人主日,东正教会重点宣读和讲解《路加福音》所记载的税吏和法利赛人的故事。
故事里的法利赛人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,自认为遵守了一切宗教义务,非常骄傲自满。然而事实是,他扭曲了信仰的意义,把信仰贬低为在形式上对教规的遵守。他用为圣殿捐款的多少,来衡量自己的虔诚。
而那个税吏却自谦自卑,他的谦卑使他得以在上帝面前称义。
如果要说哪种基督教的美德最被当今的世界所漠视甚至否定,那恐怕就要算是谦卑了。不仅如此,那与谦卑相反的,曾经导致魔鬼和人类堕落的罪,也就是骄傲,却被当作美德来庆祝。
人们放纵私欲,自以为是、自以为义,并以此为骄傲,甚至要求别人一起来庆祝这种私欲的骄傲。像税吏那样,对自己的罪有清醒认识的谦卑,反倒被嘲笑,被排斥,甚至被围攻。
但是我们基督徒知道,那个看似顺心的骄傲,其实是偏离人本性的,是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,而那个看似阻力的谦卑、谦和,却是人最初被造时,自然拥有的状态。因为人是上帝的形象,而上帝本身是谦和的。
任何一个认识上帝的人,任何沉思默想他的创世和救赎的人,都会清楚地看到,谦和是上帝神性的一种体现。那真正圆满美好的,会自然流露出谦和。因为一无所缺,所以便没有必要追求外来的夸奖和认同。
上帝是谦和的,正是因为他是完美的。谦和是他的荣耀,是一切圆满与美好的源泉。
每一个亲近上帝的人,都沐浴在他的谦和中,并从中受益。
我们怎样才能获得谦卑的美德呢?对于基督徒来说,答案很简单,就是要思考耶稣基督的所作所为,他降世为人的谦和。他化荣耀为谦和,用谦和彰显荣耀。他在即将忍受人类都不堪忍受的屈辱时,说:“如今人子得了荣耀,上帝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。”(《约翰福音》13:31)
要学习谦和、谦卑,就要思考基督所说的话:“我心里柔和谦卑,你们当负我的轭,学我的样式,这样,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。”(《马太福音》11:29)
要学习谦卑,就要将基督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,凡事都以他为参照。
不以基督为基础的谦卑,很容易变成像法利赛人那样的自以为义的表演,无法成就真正的谦卑。而真正的谦卑才能带来真正的悔改。
我们在税吏与法利赛人主日唱到:
“让我们避开法利赛人的高谈阔论,去学习税吏谦卑话语中的壮丽庄严。”
教会的圣礼开始加入这首大斋期特有的忏悔之歌,歌声将伴随我们整个大斋期的征程:
“赐予生命者啊,请向我开启悔改之门。因我的灵一早便起来,向你的圣殿祈祷,深知我身体的殿已被全然玷污。请在关爱中,用你的仁慈怜悯洁净我。
“上帝之母啊,求你领我走上救赎之路,因我已用可耻的罪行,玷污了我的灵魂。在懒惰中,我荒废了生命。请以你的代祷,救我脱离一切污秽。
”每当想到我的诸多恶行,想到我的凄凉,我便为那可畏的审判日而颤抖。但是我信赖你的慈爱,像大卫一样,我向你呼求:上帝啊,请按你丰盛的仁慈,怜悯我。”